小学古诗文
-
《 寒食 》
春城无处不飞花,寒食东风御柳斜。
日暮汉宫传蜡烛,轻烟散入五侯家。 -
《 墨梅 》
我家洗砚池头树,朵朵花开淡墨痕。(我家 一作:吾家;朵朵 一作:个个)
不要人夸好颜色,只留清气满乾坤。(好颜色 一作:颜色好) -
《 浣溪沙·游蕲水清泉寺 》
游蕲水清泉寺,寺临兰溪,溪水西流。
山下兰芽短浸溪,松间沙路净无泥,萧萧暮雨子规啼。(萧萧 一作:潇潇)
谁道人生无再少?门前流水尚能西!休将白发唱黄鸡。 -
《 咏鹅 》
鹅,鹅,鹅,曲项向天歌。
白毛浮绿水,红掌拨清波。 -
《 梅花 》
墙角数枝梅,凌寒独自开。
遥知不是雪,为有暗香来。 -
《 四时田园杂兴·其二十五 》
梅子金黄杏子肥,麦花雪白菜花稀。
日长篱落无人过,惟有蜻蜓蛱蝶飞。(惟 通:唯) -
《 古人谈读书 》
知之为知之,不知为不知,是知也。敏而好学,不耻下问。默而识之,学而不厌,诲人不倦。我非生而知之者,好古,敏以求之者也。学如不及,犹恐失之。吾尝终日不食,终夜不寝,以思,无益,不如学也。(出自《论语》)
余尝谓读书有三到,谓心到、眼到、口到。心不在此,则眼不看仔细,心眼既不专一,却只漫浪诵读,决不能记,记亦不能久也。三到之中,心到最急。心既到矣,眼口岂不到乎?(来自朱熹)
-
《 乞巧 》
七夕今宵看碧霄,牵牛织女渡河桥。
家家乞巧望秋月,穿尽红丝几万条。 -
《 清平乐·村居 》
茅檐低小,溪上青青草。醉里吴音相媚好,白发谁家翁媪?
大儿锄豆溪东,中儿正织鸡笼。最喜小儿亡赖,溪头卧剥莲蓬。(亡 同:无) -
《 过故人庄 》
故人具鸡黍,邀我至田家。
绿树村边合,青山郭外斜。
开轩面场圃,把酒话桑麻。
待到重阳日,还来就菊花。 -
《 元日 》
爆竹声中一岁除,春风送暖入屠苏。
千门万户曈曈日,总把新桃换旧符。 -
《 回乡偶书 》
少小离家老大回,乡音无改鬓毛衰。
儿童相见不相识,笑问客从何处来。 -
《 泊船瓜洲 》
京口瓜洲一水间,钟山只隔数重山。
春风又绿江南岸,明月何时照我还。(又绿 一作:自绿) -
《 长相思·山一程 》
山一程,水一程,身向榆关那畔行,夜深千帐灯。
风一更,雪一更,聒碎乡心梦不成,故园无此声。 -
《 山居秋暝 》
空山新雨后,天气晚来秋。
明月松间照,清泉石上流。
竹喧归浣女,莲动下渔舟。
随意春芳歇,王孙自可留。 -
《 示儿 》
死去元知万事空,但悲不见九州同。
王师北定中原日,家祭无忘告乃翁。 -
《 观书有感·其二 》
昨夜江边春水生,蒙冲巨舰一毛轻。(蒙冲 一作:艨艟)
向来枉费推移力,此日中流自在行。 -
《 枫桥夜泊 》
月落乌啼霜满天,江枫渔火对愁眠。
姑苏城外寒山寺,夜半钟声到客船。 -
《 山行 》
远上寒山石径斜,白云生处有人家。(生处 一作:深处)
停车坐爱枫林晚,霜叶红于二月花。 -
《 绝句 》
迟日江山丽,春风花草香。
泥融飞燕子,沙暖睡鸳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