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诗文大全

形式:
杂剧 文言文
  • 菩萨蛮·玉皇宫殿高无极

    玉皇宫殿高无极,东西龙虎更番值。天上事偏多,仙人鬓亦皤。
    麻姑空一笑,偶自舒长爪。掐破碧桃花,花光照万家。

  • 论诗五首·其五

    诗解穷人我未空,想因诗尚不曾工。
    熊鱼自笑贪心甚,既要工诗又怕穷。

  • 论诗五首·其四

    少时学语苦难圆,只道工夫半未全。
    到老始知非力取,三分人事七分天。

  • 论诗五首·其一

    满眼生机转化钧,天工人巧日争新。
    预支五百年新意,到了千年又觉陈。

  • 论诗五首·其三

    只眼须凭自主张,纷纷艺苑漫雌黄。
    矮人看戏何曾见,都是随人说短长。

  • 论诗五首

    满眼生机转化钧,天工人巧日争新。
    预支五百年新意,到了千年又觉陈。

    李杜诗篇万口传,至今已觉不新鲜。
    江山代有才人出,各领风骚数百年。

    只眼须凭自主张,纷纷艺苑漫雌黄。
    矮人看戏何曾见,都是随人说短长。

    少时学语苦难圆,只道工夫半未全。
    到老始知非力取,三分人事七分天。

    诗解穷人我未空,想因诗尚不曾工。
    熊鱼自笑贪心甚,既要工诗又怕穷。

  • 西郊落花歌

    出丰宜门一里,海棠大十围者八九十本。花时车马大盛,未尝过也。三月二十六日,大风,明日风少定,则偕金礼部应城、汪孝廉潭、朱上舍祖毂、家弟自谷出城饮而有此作。

    西郊落花天下奇,古来但赋伤春诗。
    西郊车马一朝尽,定庵先生沽酒来赏之。
    先生探春人不觉,先生送春人又嗤。
    呼朋亦得三四子,出城失色神皆痴。
    如钱塘潮夜澎湃,如昆阳战晨披靡。
    如八万四千天女洗脸罢,齐向此地倾胭脂。
    奇龙怪凤爱漂泊,琴高之鲤何反欲上天为?
    玉皇宫中空若洗,三十六界无一青蛾眉。
    又如先生平生之忧患,恍惚怪诞百出难穷期。
    先生读书尽三藏,最喜维摩卷里多清词。
    又闻净土落花深四寸,冥目观想尤神驰。
    西方净国未可到,下笔绮语何漓漓。
    安得树有不尽之花更雨新好者,三百六十日长是落花时。

  • 云中至日

    去岁山川缙云岭,今年雨雪白登台。
    可怜日至长为客,何意天涯数举杯。
    城晚角声通雁塞,关寒马色上龙堆。
    故园望断江村里,愁说梅花细细开。

  • 霜天晓角·重来对酒

    重来对酒,折尽风前柳。若问看花情绪,似当日、怎能彀。
    休为西风瘦,痛饮频搔首。自古青蝇白璧,天已早安排就。

  • 鹿亦有智

      博山李氏者,以伐薪为生。一日,于山坳得一鹿仔,携家喂养。鹿稍长,甚驯,见人则呦呦鸣。其家户外皆山,鹿出,至暮必归。时值秋祭,例用鹿。官府督猎者急,限期送上,然旬日间无所获,乃向李氏求之,李氏不与。猎者固请。李氏迟疑曰:“待吾虑之。”是夜鹿去,遂不归。李氏深悔之。

  • 明义法师之鸠

      浙江盐官县庆善寺明义法师,屏居乡里。一日晨起,行径中,见鸠雏堕地,携而归,躬自哺饲。两月乃能飞。日则纵飞林间,夜则投宿法师屏几间。是岁十月,明义法师之徒惠月主掌庆善寺,迎其师归。至暮鸠返,室寂无人矣,不见法师,旋室而匝,悲鸣不已。守舍者怜之,谓曰:“吾送汝归法师处。”明日,笼而行,适法师处。自是不复飞出,日与法师为伴,以手抚摸皆不动,然他人近之,辄惊起。呜呼!孰谓禽兽无情乎?

  • 鹤亦知人意

      卢仁畜二鹤,甚驯。后一创死,一哀鸣不食。卢仁勉力饲之,乃食。一旦,鹤鸣绕卢侧。卢曰:“尔欲去,吾不尔羁也。”鹤乃振翅云际,徘徊再三而去。卢老病无子,后三年,归卧乡间,晚秋萧索,曳杖林间,忽见一鹤盘空,鸣声凄切。卢曰:“若非我侣也?”鹤竟翩翩而下,投于卢怀中,以喙牵衣,旋舞不释。卢遂引之归。卢视之如赤子,鹤亦知人意,侍卢若亲人。后卢仁卒,鹤终不食而死,族人葬之墓左。

  • 王行思爱马

      有富民王行思,尝养一马,甚爱之,饲秣甚于他马。一日乘往本郡,值夏潦暴涨。舟子先济马,回舟以迎行思,至中流,风骤起船覆。其马自岸跃入骇浪,接其主,苍茫之中,遽免沉溺。

  • 雁冢

      无锡荡口镇,有人得一雁,将杀而烹之。有书生见而悯焉,买以归,畜之以为玩。惧其逸去,以线联其两翅,使不得飞。雁杂处鸡鹜间,亦颇驯,唯闻长空雁唳,辄昂首而鸣。一日,有群雁过其上,此雁大鸣。忽有一雁自空而下,集于屋檐,二雁相顾,引吭奋翅,若相识者:一欲招之下,一欲引之上。书生悟此二雁必旧偶也,乃断其线,使飞。然此雁久系,不能奋飞,屡飞屡坠。竟不得去。檐上之雁,守之终日,忽自屋飞下,相对哀鸣。越日则俱毙矣。书生感其义,合而葬之,名曰“雁冢”。(有删改)

  • 蜈蚣与蚓

      一蜈蚣盘旋蚓穴之上。蚓匿穴中,忽探首拔去蜈蚣一足。蜈蚣怒,欲入穴,而穴小不能容,正彷徨旋绕,蚓复乘间拔其一足。蜈蚣益怒而无如之何,守穴口不肯去。蚓遂渐拔其足,阅一时许,则蜈蚣已无足,身虽未死,而不能转动,横卧于地,如僵蚕焉。蚓乃公然出穴,噬其腹而吸食之。(选自《庸庵笔记》)

  • 如梦令·燕子未随春去

    燕子未随春去。飞到绣帘深处。软语话多时,莫是要和侬住。延伫,延伫。含笑回他不许。

  • 林琴南敬师

    闽县林琴南孝廉纾六七岁时,从师读。师贫甚,炊不得米。林知之,亟归,以袜实米,满之,负以致师。师怒,谓其窃,却弗受。林归以告母,母笑曰:“若心固善,然此岂束修之礼?”即呼备,赍米一石致之塾,师乃受。

  • 题自画大树

    风号大树中天立,日落西山四海孤。
    短策且随时旦暮,不堪回首望菰蒲。

  • 题画竹

    四十年来画竹枝,日间挥写夜间思。
    冗繁削尽留清瘦,画到生时是熟时。

  • 题画

    村落晚晴天,桃花映水鲜。
    牧童何处去,牛背一鸥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