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诗文大全

形式:
杂剧 文言文
  • 论语八则

      沪教版

      子曰:“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?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?人不知而不愠,不亦君子乎?”(《学而》)

      子曰:“知之为知之,不知为不知,是知也。”(《为政》)

      子曰:“知之者不如好之者,好之者不如乐之者。”(《雍也》)

      子曰:“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;择其善者而从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。”(《述而》)

      子曰:“温故而知新,可以为师矣。”(《为政》)

      子曰:“岁寒,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。”(《子罕》)

      子曰:“无欲速,无见小利。欲速,则不达;见小利,则大事不成。”(《子路》)

      子曰:“吾尝终日不食,终夜不寝。以思,无益,不如学也。”(《卫灵公》)

      苏教版

      子曰:“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?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?人不知而不愠,不亦君子乎?”(《学而》)

      子曰:“温故而知新,可以为师矣。”(《为政》)

      子曰:”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。”(《为政》)

      子曰:”由,诲女知之乎!知之为知之,不知为不知,是知也。”(《为政》)

      子曰:”不愤不启,不悱不发。举一隅不以三隅反,则不复也。”(《述而》)

      子贡问曰:”孔文子何以谓之‘文’也?“子曰:”敏而好学,不耻下问,是以谓之‘文’也。”(公冶长)

      子曰:”默而识之,学而不厌,诲人不倦,何有于我哉?”(《述而》)

      子曰:”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;择其善者而从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。”(《述而》)

  • 无羊

    谁谓尔无羊?三百维群。谁谓尔无牛?九十其犉。尔羊来思,其角濈濈。尔牛来思,其耳湿湿。
    或降于阿,或饮于池,或寝或讹。尔牧来思,何蓑何笠,或负其餱。三十维物,尔牲则具。
    尔牧来思,以薪以蒸,以雌以雄。尔羊来思,矜矜兢兢,不骞不崩。麾之以肱,毕来既升。
    牧人乃梦,众维鱼矣,旐维旟矣,大人占之;众维鱼矣,实维丰年;旐维旟矣,室家溱溱。

  • 於铄王师,遵养时晦。
    时纯熙矣,是用大介。
    我龙受之,蹻蹻王之造。
    载用有嗣,实维尔公允师。

  • 文王有声

    文王有声,遹骏有声。遹求厥宁,遹观厥成。文王烝哉!

    文王受命,有此武功。既伐于崇,作邑于丰。文王烝哉!

    筑城伊淢,作丰伊匹。匪棘其欲,遹追来孝。王后烝哉!

    王公伊濯,维丰之垣。四方攸同,王后维翰。王后烝哉!

    丰水东注,维禹之绩。四方攸同,皇王维辟。皇王烝哉!

    镐京辟雍,自西自东,自南自北,无思不服。皇王烝哉!

    考卜维王,宅是镐京。维龟正之,武王成之。武王烝哉!

    丰水有芑,武王岂不仕?诒厥孙谋,以燕翼子。武王烝哉!

  • 蝃蝀

    蝃蝀在东,莫之敢指。女子有行,远父母兄弟。
    朝隮于西,崇朝其雨。女子有行,远兄弟父母。
    乃如之人也,怀昏姻也。大无信也,不知命也!

  • 关尹子教射

      列子学射,中矣。请于关尹子。尹子曰:“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?”对曰:“弗知也。”关尹子曰:“未可。”退而习之。三年,又以报关尹子。尹子曰:“子知子之所以中乎?”列子曰:“知之矣。”关尹子曰:“可矣,守而勿失也。非独射也,为国与身皆如之。故圣人不查存亡,而察其所以然。”

  • 郑败宋师获华元

      二年,春,郑公子归生受命于楚,伐宋。宋华元、乐吕御之。二月,壬子,战于大棘。宋师败绩。囚华元,获乐吕,及甲车四百六十乘。俘二百五十人,馘百人。

      狂狡辂郑人,郑人入于井,倒戟而出之,获狂狡。

      君子曰:“失礼违命,宜其为禽也。戎,昭果毅以听之之谓礼。杀敌为果,致果为毅。易之,戮也。”

      将战,华元杀羊食士,其御羊斟不与。及战,曰:“畴昔之羊,子为政;今日之事,我为政。”与入郑师,故败。

      君子谓羊斟非人也,以其私憾,败国殄民;於是刑孰大焉。《诗》所谓“人之无良”者,其羊斟之谓乎!残民以逞。

      宋人以兵车百乘,文马百驷,以赎华元于郑。半入,华元逃归。立于门外,告而入,见叔牂,曰:“子之马然也。”对曰:“非马也,其人也。”既合而来奔。

      宋城,华元为植,巡功。城者讴曰:“睅其目,皤其腹;弃甲而复!于思于思,弃甲复来!”使其骖乘谓之曰:“牛则有皮,犀、兕尚多,弃甲则那!”役人曰:“从其有皮,丹漆若何?”华元曰:“去之,夫其口众我寡。”

  • 鼓钟

    鼓钟将将,淮水汤汤,忧心且伤。淑人君子,怀允不忘。

    鼓钟喈喈,淮水湝湝,忧心且悲。淑人君子,其德不回。

    鼓钟伐鼛,淮有三洲,忧心且妯。淑人君子,其德不犹。

    鼓钟钦钦,鼓瑟鼓琴,笙磬同音。以雅以南,以籥不僭。

  • 绵蛮

    绵蛮黄鸟,止于丘阿。道之云远,我劳如何。饮之食之,教之诲之。命彼后车,谓之载之。

    绵蛮黄鸟,止于丘隅。岂敢惮行,畏不能趋。饮之食之。教之诲之。命彼后车,谓之载之。

    绵蛮黄鸟,止于丘侧。岂敢惮行,畏不能极。饮之食之,教之诲之。命彼后车,谓之载之。

  • 吉日

    吉日维戊,既伯既祷。田车既好,四牡孔阜。升彼大阜,从其群丑。
    吉日庚午,既差我马。兽之所同,麀鹿麌麌。漆沮之从,天子之所。
    瞻彼中原,其祁孔有。儦儦俟俟,或群或友。悉率左右,以燕天子。
    既张我弓,既挟我矢。发彼小豝,殪此大兕。以御宾客,且以酌醴。

  • 鸤鸠

    鸤鸠在桑,其子七兮。淑人君子,其仪一兮。其仪一兮,心如结兮。
    鸤鸠在桑,其子在梅。淑人君子,其带伊丝。其带伊丝,其弁伊骐。
    鸤鸠在桑,其子在棘。淑人君子,其仪不忒。其仪不忒,正是四国。
    鸤鸠在桑,其子在榛。淑人君子,正是国人,正是国人。胡不万年?

  • 采绿

    终朝采绿,不盈一匊。予发曲局,薄言归沐。

    终朝采蓝,不盈一襜。五日为期,六日不詹。

    之子于狩,言韔其弓。之子于钓,言纶之绳。

    其钓维何?维鲂及鱮。维鲂及鱮,薄言观者。

  • 行苇

    敦彼行苇,牛羊勿践履。方苞方体,维叶泥泥。戚戚兄弟,莫远具尔。或肆之筵,或授之几。

    肆筵设席,授几有缉御。或献或酢,洗爵奠斝。醓醢以荐,或燔或炙。嘉肴脾臄,或歌或咢。

    敦弓既坚,四鍭既钧,舍矢既均,序宾以贤。敦弓既句,既挟四鍭。四鍭如树,序宾以不侮。

    曾孙维主,酒醴维醹,酌以大斗,以祈黄耇。黄耇台背,以引以翼。寿考维祺,以介景福。

  • 崧高

    崧高维岳,骏极于天。维岳降神,生甫及申。维申及甫,维周之翰。四国于蕃。四方于宣。

    亹亹申伯,王缵之事。于邑于谢,南国是式。王命召伯,定申伯之宅。登是南邦,世执其功。

    王命申伯,式是南邦。因是谢人,以作尔庸。王命召伯,彻申伯土田。王命傅御,迁其私人。

    申伯之功,召伯是营。有俶其城,寝庙既成。既成藐藐,王锡申伯。四牡蹻蹻,钩膺濯濯。

    王遣申伯,路车乘马。我图尔居,莫如南土。锡尔介圭,以作尔宝。往䢋王舅,南土是保。

    申伯信迈,王饯于郿。申伯还南,谢于诚归。王命召伯,彻申伯土疆。以峙其粻,式遄其行。

    申伯番番,既入于谢。徒御啴啴。周邦咸喜,戎有良翰。不显申伯,王之元舅,文武是宪。

    申伯之德,柔惠且直。揉此万邦,闻于四国。吉甫作诵,其诗孔硕。其风肆好,以赠申伯。

  • 凫鹥

    凫鹥在泾,公尸来燕来宁。尔酒既清,尔肴既馨。公尸燕饮,福禄来成。

    凫鹥在沙,公尸来燕来宜。尔酒既多,尔肴既嘉。公尸燕饮,福禄来为。

    凫鹥在渚,公尸来燕来处。尔酒既湑,尔肴伊脯。公尸燕饮,福禄来下。

    凫鹥在潀,公尸来燕来宗,既燕于宗,福禄攸降。公尸燕饮,福禄来崇。

    凫鹥在亹,公尸来止熏熏。旨酒欣欣,燔炙芬芬。公尸燕饮,无有后艰。

  • 烈文

    烈文辟公,锡兹祉福。惠我无疆,子孙保之。无封靡于尔邦,维王其崇之。
    念兹戎功,继序其皇之。无竞维人,四方其训之。不显维德,百辟其刑之。於乎,前王不忘!

  • 防有鹊巢

    防有鹊巢,邛有旨苕。谁侜予美?心焉忉忉。
    中唐有甓,邛有旨鷊。谁侜予美?心焉惕惕。

  • 文王既勤止,我应受之。敷时绎思,我徂维求定。时周之命,於绎思。

  • 申胥谏许越成

      吴王夫差乃告诸大夫曰:“孤将有大志于齐,吾将许越成,而无拂吾虑。若越既改,吾又何求?若其不改,反行,吾振旅焉。”申胥谏曰:“不可许也。夫越非实忠心好吴也,又非慑畏吾甲兵之强也。大夫种勇而善谋,将还玩吴国于股掌之上,以得其志。夫固知君王之盖威以好胜也,故婉约其辞,以从逸王志,使淫乐于诸夏之国,以自伤也。使吾甲兵钝弊,民人离落,而日以憔悴,然后安受吾烬。夫越王好信以爱民,四方归之,年谷时熟,日长炎炎,及吾犹可以战也。为虺弗摧,为蛇将若何?”吴王曰:“大夫奚隆于越?越曾足以为大虞乎?若无越,则吾何以春秋曜吾军士?”乃许之成。

      将盟,越王又使诸稽郢辞曰:“以盟为有益乎?前盟口血未乾,足以结信矣。以盟为无益乎?君王舍甲兵之威以临使之,而胡重于鬼神而自轻也。”吴王乃许之,荒成不盟。

  • 荀子·修身(节选)

      见善,修然必以自存也;见不善,愀然必以自省也;善在身,介然必以自好也;不善在身,菑然必以自恶也。故非我而当者,吾师也;是我而当者,吾友也;谄谀我者,吾贼也。故君子隆师而亲友,以致恶其贼;好善无厌,受谏而能诫,虽欲无进,得乎哉?小人反是,致乱,而恶人之非己也;致不肖,而欲人之贤己也;心如虎狼,行如禽兽,而又恶人之贼己也;谄谀者亲,谏诤者疏,修正为笑,至忠为贼,虽欲无灭亡,得乎哉?

      以善先人者谓之教,以善和人者谓之顺;以不善先人者谓之谄,以不善和人者谓之谀。是是、非非谓之知,非是、是非谓之愚。伤良曰谗,害良曰贼。是谓是、非谓非曰直。趣舍无定谓之无常,保利弃义谓之至贼。

      志意修则骄富贵,道义重则轻王公;内省而外物轻矣。传曰:“君子役物,小人役于物。”此之谓矣。身劳而心安,为之;利少而义多,为之;事乱君而通,不如事穷君而顺焉。故良农不为水旱不耕,良贾不为折阅不市,士君子不为贫穷怠乎道。

      夫骥一日而千里,驽马十驾则亦及之矣。故跬步而不休,跛鳖千里;累土而不辍,丘山崇成;厌其源,开其渎,江河可竭;一进一退,一左一右,六骥不致。彼人之才性之相县也,岂若跛鳖之与六骥足哉?然而跛鳖致之,六骥不致,是无他故焉,或为之、或不为尔!道虽迩,不行不至;事虽小,不为不成。其为人也多暇日者,其出人不远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