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径可行苔色厚,钓竿时斫竹丛疏。
欺春只爱和醅酒,讳老犹看夹注书。
莫道无金空有寿,有金无寿欲何如。
先生高兴似樵渔,水鸟山猿一处居。
先生心情愉悦如樵夫渔人,与山水鸟兽共处一地。
石径可行苔色厚,钓竿时斫竹丛疏。
石径上苔藓厚重,依然可以行走;钓竿时常是从稀疏的竹丛中砍来的竹子制成。
欺春只爱和醅酒,讳老犹看夹注书。
他只爱春天的暖酒,尽管年事已高,还喜欢研读注释丰富的书籍。
莫道无金空有寿,有金无寿欲何如。
不要说没有金银只有长寿,有了金银却没有长寿又会怎样呢?
先生¹高兴似樵(qiáo)渔²,水鸟山猿一处居。
¹先生:指代诗中的主人公。²樵渔:打柴和捕鱼的人。
石径¹可行苔色厚,钓竿时斫竹丛疏²。
¹石径:石头铺成的小路。²竹丛疏:稀疏的竹林。
欺春¹只爱和醅(pēi)酒,讳老犹看夹注书²。
¹欺春:戏弄春天。²夹注书:带有注解的书籍。
莫道无金空有寿¹,有金无寿欲何如。
¹无金空有寿:没有金银但长寿。
石径可行苔色厚,钓竿时斫竹丛疏。
欺春只爱和醅酒,讳老犹看夹注书。
莫道无金空有寿,有金无寿欲何如。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逸生活的意境,开篇即以“先生高兴似樵渔”勾勒出主人的闲适自在。"水鸟山猿一处居"则进一步展现了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。"石径可行苔色厚"写出了主人步行于被青苔覆盖的小路,给人以宁静深远之感。接下来的"钓竿时斫竹丛疏"则描绘了主人垂钓的悠闲情景。 在后半部分,诗人写道"欺春祗爱和醅酒",表达了对美好春光与美酒的珍爱之情。"讳老犹看夹注书"则透露出尽管年事已高,但主人依旧热爱阅读,保持着旺盛的学习欲望。 最后两句"莫道无金空有寿,有金无寿欲何如"表达了诗人对于财富与生命价值的深刻认识。即便是拥有大量的黄金,如果没有健康长寿,又有什么意义呢?这不仅反映出诗人的智慧,也体现了他对生活的哲学思考。 整首诗语言清新,意境悠远,通过对自然景物和隐逸生活的描绘,表现出了诗人对于淡泊明志、超然物外的向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