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诗文大全

形式:
杂剧 文言文
  • 题杭州南亭

    旧隐即云林,思归日日深。如今来此地,无复有前心。
    古石生灵草,长松栖异禽。暮潮檐下过,溅浪湿衣襟。

  • 题大理崔少卿驸马林亭

    每来归意懒,都尉似山人。台榭栖双鹭,松篁隔四邻。
    迸泉清胜雨,深洞暖如春。更看题诗处,前轩粉壁新。

  • 题永城驿

    秋赋春还计尽违,自知身是拙求知。惟思旷海无休日,
    却喜孤舟似去时。连浦一程兼汴宋,夹堤千柳杂唐隋。
    从来此恨皆前达,敢负吾君作楚词。

  • 寄题尉迟少卿郊居

    卿仕在关东,林居思不穷。朝衣挂壁上,厩马放田中。
    隅坐唯禅子,随行只药童。砌莎留宿露,庭竹出清风。
    浓翠生苔点,辛香发桂丛。莲池伊水入,石径远山通。
    愚者心还静,高人迹自同。无能相近住,终日羡邻翁。

  • 题长安薛员外水阁

    亭亭新阁成,风景益鲜明。石尽太湖色,水多湘渚声。
    翠筠和粉长,零露逐荷倾。时倚高窗望,幽寻小径行。
    林疏看鸟语,池近识鱼情。政暇招闲客,唯将酒送迎。

  • 过张邯郸庄

    客行长似病,烦热束四肢。到君读书堂,忽若逢良医。
    堂前水交流,堂下树交枝。两门延风凉,洗我昏浊肌。
    与子还往熟,坐卧恣所宜。时时相献酬,文字当酒卮。
    野饭具藜藿,永日亦不饥。苟餐非其所,鲙炙为蒺藜。
    时清士人闲,耕作唯文词。岂独乡里荐,当取四海知。

  • 过稠上人院

    清羸一饭师,闲院亦披衣。应诏常翻译,修心出是非。
    雪中疏磬度,林际晚风归。蔬食常来此,人间护净稀。

  • 过无可僧院

    忆师眠复起,永夜思迢迢。月下门方掩,林中寺更遥。
    钟声空下界,池色在清宵。终拟修禅观,窗间卷欲烧。

  • 过杨处士幽居

    引水穿风竹,幽声胜远溪。裁衣延野客,翦翅养山鸡。
    酒熟听琴酌,诗成削树题。惟愁春气暖,松下雪和泥。

  • 过天津桥晴望

    闲立津桥上,寒光动远林。皇宫对嵩顶,清洛贯城心。
    雪路初晴出,人家向晚深。自从王在镐,天宝至如今。

  • 过城南僧院

    寺对远山起,幽居仍是师。斜阳通暗隙,残雪落疏篱。
    松静鹤栖定,廊虚钟尽迟。朝朝趋府吏,来此是相宜。

  • 题河上亭

    亭亭河上亭,鱼踯水禽鸣。九曲何时尽,千峰今日清。
    晨光秋更远,暑气夏常轻。杯里移樯影,琴中有浪声。
    岸莎连砌静,渔火入窗明。来此多沈醉,神高无宿酲。

  • 题崔驸马宅

    心在林泉身在城,凤凰楼下得闲名。洞中见凿寻仙路,
    月里犹烧煮药铛。数树异花皆敕赐,并竿修竹自天生。
    诗人多说离君宅,不得青苔地上行。

  • 过不疑上人院

    九经通大义,内典自应精。帘冷连松影,苔深减履声。
    相逢幸此日,相失恐来生。觉路何门去,师须引我行。

  • 过无可上人院

    寥寥听不尽,孤磬与疏钟。烦恼师长别,清凉我暂逢。
    蚁行经古藓,鹤毳落深松。自想归时路,尘埃复几重。

  • 过张云峰院宿

    不吃胡麻饭,杯中自得仙。隔篱招好客,扫室置芳筵。
    家酝香醪嫩,时新异果鲜。夜深唯畏晓,坐稳岂思眠。
    棋罢嫌无敌,诗成贵在前。明朝题壁上,谁得众人传。

  • 题家园新池

    数日自穿池,引泉来近陂。寻渠通咽处,绕岸待清时。
    深好求鱼养,闲堪与鹤期。幽声听难尽,入夜睡常迟。

  • 题薛十二池亭(一作王建诗)

    每日树边消一日,绕池行过又须行。异花多是非时有,
    好竹皆当要处生。斜立小桥看岛势,远移幽石作泉声。
    浮萍著岸风吹歇,水面无尘晚更清。

  • 题宣义池亭

    春入池亭好,风光暖更鲜。寻芳行不困,逐胜坐还迁。
    细草乱如发,幽禽鸣似弦。苔文翻古篆,石色学秋天。
    花落能漂酒,萍开解避船。暂来还愈疾,久住合成仙。
    迸笋支阶起,垂藤压树偏。此生应借看,自计买无钱。

  • 题郭侍郎亲仁里幽居

    入门尘外思,苔径药苗间。洞里应生玉,庭前自有山。
    帝城唯此静,朝客更谁闲。野鹤松中语,时时去复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