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逋

形式:
杂剧 文言文
  • 闵师自天台见寄石枕

    斲石自何许,枕之怀赤城。空庐复蕙帐,旦暮白云生。

  • 孤山雪中写望寄呈景山仙尉

    璚树瑶岑掠眼新,鲜飙时复飏珠尘。此中自是蓬莱阙,何处更寻姑射人。

  • 呦呦

    深林摵摵分行响,浅葑茸茸叠浪痕。
    春雪满山人起晚,数声低叫唤篱门。

  • 又和病起

    展转匡床乍起来,缥缸湘帙亦慵开。
    三年一尉湖东住,谁识神仙本姓梅。

  • 又咏小梅

    数年闲作园林主,未有新诗到小梅。
    摘索又开三两朵,团栾空绕百千回。
    荒邻独映山初尽,晚景相禁雪欲来。
    寄语清香少愁结,为君吟罢一衔杯。

  • 雪三首

    皓然窗户晓来新,画轴碑厅绝点尘。
    洛下高眠应有道,山阴清兴更无人。
    寒连水石鸣渔墅,猛共松篁压寺邻。
    酒渴已醒时味薄,独援诗笔得天真。

  • 予顷得宛陵葛生所茹笔十余筒其中复得精妙者

    神锋虽缺力终存,架琢珊瑚欠策勋。
    日暮闲窗何所似,灞陵憔悴故将军。

  • 新竹

    粉环匀束绿沉枪,袅露差烟{左山右雙}{左山右雙}长。
    卷箔乍惊双眼健,倚阑寻觉百毛凉。
    齐披古锦围山阁,背迸寒犀过寺墙。
    堪笑数根苍翠者,强颜如立少年场。

  • 杏花

    蓓蕾枝梢血点乾,粉红腮颊露春寒。
    不禁烟雨轻欺着,只好亭台爱惜看。
    隈柳帝桃斜欲坠,等莺期蝶猛成团。
    京师巷陌新晴后,卖得风流更一端。

  • 盱眙山寺

    下傍盱眙县,山崖露寺门。
    疏钟过淮口,一径入云根。
    竹老生虚籁,池清见古源。
    高僧拂经榻,茶话到黄昏。

  • 小舟

    舷低冷戛荷千柄,底{左舟右少}斜穿月半轮。
    一笠一蓑人稳坐,晚风萧飒弄青蘋。

  • 闻叶初秀才东归

    高鸿多北向,极目雨余天。
    春满吴山树,人登汴水船。
    吟生千里月,醉尽一囊钱。
    肯便怀乡邑,时清复少年。

  • 闻越僧灵皎游天竺山因而有寄

    天竺秋重入,招提隔翠林。
    几回闻桂子,无复隔山阴。
    峰晓云衣破,溪寒石色深。
    扪萝诸胜概,孤病负同寻。

  • 无为军

    掩映军城隔水乡,人烟景物共苍苍。
    酒家楼阁摇风旆,茶客舟船簇雨樯。
    残笛远砧闻野墅,老苔寒桧看僧房。
    狎鸥更有江湖兴,珍重江头白一行。

  • 西湖与性上人话别

    秋山与湖水,远近如相送。
    后府宿扁舟,知师有归梦。

  • 夏日寺居和酬叶次公

    午日猛如焚,清凉爱寺轩。
    鹤毛横藓阵,蚁穴入莎根。
    社信题茶角,楼衣笐酒痕。
    中餐不劳问,笋菊净盘樽。

  • 小圃春日

    岸帻倚微风,柴篱春色中。
    草长团粉蝶,林暖坠青虫。
    载酒为谁子,移花独乃翁。
    于陵偕隐事,清尚未相同。

  • 小隐

    门径独萧然,山林屋舍边。
    水风清晚钓,花日重春眠。
    苒苒苔衣滑,磷磷石子圆。
    人寰诸洞府,应合署閒仙。

  • 喜姪宥及第

    新榜传闻事可惊,单平于尔一何荣。
    玉阶已忝登高第,金口仍教改旧名。
    闻喜宴游秋色雅,慈恩题记墨行清。
    岩扉掩罢无他意,但爇灵芜感盛明。

  • 峡石寺

    长淮如练楚山青,禹凿招提甲画屏。
    数崦林萝攒野色,一崖楼阁貯天形。
    灯惊独鸟回晴坞,钟送遥帆落晚汀。
    不会剃头无事者,几人能老此禅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