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翥

形式:
杂剧 文言文
  • 送景初漕史还平江各赋一诗寄吴下诸友 其一

    怒浪蹙天摧漕舟,疾风吹雨黑中流。海神跃马火明灭,龙伯钓鳌山荡浮。

    安得灵槎通汉使,断无奇药采瀛洲。丈夫政事经艰险,不负平生亦壮游。

  • 送景初漕史还平江各赋一诗寄吴下诸友 其二

    我忆栝山老徵士,卷雾飞谈那可当。高致何如漆园吏,幽居真是郑公乡。

    未能即去楚氛恶,每一相思云树长。欲觅双鱼问消息,越来溪远水茫茫。

  • 送景初漕史还平江各赋一诗寄吴下诸友 其三

    匡山道士躯干小,豪气直压香炉峰。池边咒剑出金虎,峡顶放船飞白龙。

    老我每推诗俊逸,何时相见话从容。散仙万一烟尘外,为报巢云若个松。

  • 送景初漕史还平江各赋一诗寄吴下诸友 其四

    近报昆冈亦被兵,知君抚剑气峥嵘。夫差强弩风生海,姑蔑战旗云绕城。

    天诏屡传宽宥下,王师行见扫除平。草堂无恙玉山好,我欲南辕寻旧盟。

  • 喜雪简社友

    今朝腊日初飞雪,一白先期报岁丰。坐见洪荒还太古,信知造化自虚空。

    诗情画意天机外,和气欢声帝力中。便欲访君僧舍去,冻泥晴滴阻西东。

  • 清明日大风雨

    阴霾连日恶风生,老去愁多骨亦惊。天色昏昏转黄浊,春光冉冉又清明。

    邻家醁酒初开瓮,游女香车不出城。须为杏花赊一醉,谁家园里有莺声。

  • 西兴渡

    携家迢递过西陵,江雾微消海日升。帆影昼惊沙上雁,船声斗落岸头冰。

    果园霜后初分橘,渔浦潮平各下罾。岁晚不思行路倦,剡中佳兴正堪乘。

  • 送春答何高士

    湖山不见暮云浑,杨柳风寒早闭门。情在旧游花历历,酒淹残睡雨昏昏。

    种桃道士今何处,采芍骚人不返魂。欲识伤春无限意,杜鹃枝上有啼痕。

  • 夕次杨村

    烟中帆影落舸峨,系缆沙边已夜过。风骤数声来海树,月移半晕入天河。

    得归始觉形神王,望远空留感慨多。坐听舟人语明发,芦花秋水正增波。

  • 清明雨晴游包山龙华寺过慈云岭

    当年玉辇此经行,古寺犹题扈从名。龙凤谶空山气歇,马羊劫换海波平。

    野桃著雨春红落,岭路埋云湿翠生。日暮人归烟树黑,饥鼯啼雨上宫城。

  • 雷火焚故宫白塔

    声声起蛰乍闻雷,骤落千山白雨来。恐有怪龙遭电取,未应佛塔被魔灾。

    人传妖鸟生讹火,谁觅胡僧话劫灰。岂复神灵有遗恨,冷烟残烬满荒台。

  • 中秋乐陵驿玩月

    西风吹尽马蹄尘,凉夜中庭暂解巾。华月团团生兔腹,黑云片片散鱼鳞。

    鬓毛老去如黄叶,诗思秋来满白蘋。乐饮与君须达曙,举杯相属恰三人。

  • 家居九日

    病馀瘦骨不胜秋,早起惊寒已索裘。安得酒酬佳节醉,从教花为老人羞。

    螟蛉有子宁嫌祝,蛱蝶无知底用愁。却笑江湖旧诗客,凄凉犹忆少年游。

  • 喜雪答鹤斋薛逸人

    晓雪初飞应岁华,因风吹起整还斜。石田不种皆成玉,瑶界非时自雨花。

    道士拥炉衣类鹤,麻姑送酒髻如鸦。悬知此际神游处,只在蓬莱海上家。

  • 七月二十七日书所见

    杏花树底血犹红,一宿星痕雨洗空。凤阙追班听帝诏,羽林坐甲卫皇宫。

    天官占候徵玄象,国士精诚贯白虹。引领云间望笙鹤,朝来佳气已葱葱。

  • 辱井栏

    好事能收断石存,摩挲堪忆古云根。楼空野燹钟何在,宫没寒芜井已眢。

    古篆半留栏上字,妖姬犹有墓中魂。试扪凹处殷红湿,不是胭脂是血痕。

  • 送李孟端奉祀天妃祠北归

    万里函香出汉廷,楚江南下越山青。祠光夜现天妃火,骑气秋瞻使者星。

    三岛凤麟环碧海,九关虎豹隔青冥。君才宜掌丝纶美,为述文章袭六经。

  • 虚斋赠四明王道士

    高斋闻在荔枝林,曲几方床宴坐深。大道无形元寓器,至人于物不容心。

    三山云气通寥泬,一室天光入照临。我欲壶中收药去,石田瑶草共相寻。

  • 吴江

    坐倚风樯看太湖,波涛澒洞半三吴。寒通上界咸池气,黑入中流水伯都。

    云暗蛟龙应起立,雪深鸿雁自惊呼。望亭有酒宵堪醉,买得渔家一尺鲈。

  • 寄题杜原父怀友轩

    尺五城南近世纷,移家来并武夷君。他年功业谁青史,此日山林自白云。

    石气晓侵书幌湿,溪声时杂棹歌闻。故人已有同栖约,杖策行穿虎豹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