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之问

形式:
杂剧 文言文
  • 奉和荐福寺应制

    梵筵光圣邸,游豫览宏规。不改灵光殿,因开功德池。
    莲生新步叶,桂长昔攀枝。涌塔庭中见,飞楼海上移。
    闻韶三月幸,观象七星危。欲识龙归处,朝朝云气随。

  • 送杨六望赴金水

    借问梁山道,嶔岑几万重。遥州刀作字,绝壁剑为峰。
    惜别路穷此,留欢意不从。忧来生白发,时晚爱青松。
    勿以西南远,夷歌寝盛容。台阶有高位,宁复久临邛。

  • 送合宫苏明府颋

    铉府诞英规,公才天下知。谓乘羔雁族,继入凤凰池。
    赤县求人隐,青门起路岐。翟回车少别,凫化舄遥驰。
    神哭周南境,童歌渭北垂。贤哉荀奉倩,衮职伫来仪。

  • 宋公宅送宁谏议

    宋公爰创宅,庾氏更诛茅。间出人三秀,平临楚四郊。
    汉臣来绛节,荆牧动金铙。尊溢宜城酒,笙裁曲沃匏。
    露荷秋变节,风柳夕鸣梢。一散阳台雨,方随越鸟巢。

  • 咏钟

    既接南邻磬,还随北里笙。平陵通曙响,长乐警宵声。
    秋至含霜动,春归应律鸣。岂惟恒待扣,金簴有馀清。

  • 范阳王挽词二首

    贤相称邦杰,清流举代推。公才掩诸夏,文体变当时。
    宾吊翻成鹤,人亡惜喻龟。洛阳今纸贵,犹写太冲词。
    赠秩徽章洽,求书秘草成。客随朝露尽,人逐夜舟惊。
    蒿里衣冠送,松门印绶迎。谁知杨伯起,今日重哀荣。

  • 奉和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

    瑞塔千寻起,仙舆九日来。萸房陈宝席,菊蕊散花台。
    御气鹏霄近,升高凤野开。天歌将梵乐,空里共裴回。

  • 巫山高(一作沈佺期诗)

    巫山峰十二,环合象昭回。俯听琵琶峡,平看云雨台。
    古槎天外落,瀑水日边来。何忍猿啼夜,荆王枕席开。

  • 奉和幸大荐福寺

    香刹中天起,宸游满路辉。乘龙太子去,驾象法王归。
    殿饰金人影,窗摇玉女扉。稍迷新草木,遍识旧庭闱。
    水入禅心定,云从宝思飞。欲知皇劫远,初拂六铢衣。

  • 扈从登封告成颂应制

    御路回中岳,天营接下都。百灵无后至,万国竞前驱。
    文卫严清跸,幽仙读宝符。贝花明汉果,芝草入尧厨。
    济济衣冠会,喧喧夷夏俱。宗禋仰神理,刊木望川途。
    抚己贫非病,时来本不愚。愿陪丹凤辇,率舞白云衢。

  • 奉和幸韦嗣立山庄侍宴应制(一作李乂诗)

    枢掖调梅暇,林园艺槿初。入朝荣剑履,退食偶琴书。
    地隐东岩室,天回北斗车。旌门临窈窕,辇道属扶疏。
    云罕明丹壑,霜笳彻紫虚。水疑投石处,溪似钓璜馀。
    帝泽颁卮酒,人欢颂里闾。一承黄竹咏,长奉白茅居。

  • 驾出长安(一作王昌龄诗)

    圣德超千古,皇风扇九围。天回万象出,驾动六龙飞。
    淑气来黄道,祥云覆紫微。太平多扈从,文物有光辉。

  • 梁宣王挽词三首

    贵藩尧母族,外戚汉家亲。业重兴王际,功高复辟辰。
    爱贤唯报国,乐善不防身。今日衣冠送,空伤置醴人。
    金精何日闭,玉匣此时开。东望连吾子,南瞻近帝台。
    地形龟食报,坟土燕衔来。可叹虞歌夕,纷纷骑吹回。
    像设千年在,平生万事违。彩旌翻葆吹,圭翣奠灵衣。
    垄日寒无影,郊云冻不飞。君王留此地,驷马欲何归。

  • 过史正议宅

    旧交此零落,雨泣访遗尘。剑几传好事,池台伤故人。
    国香兰已歇,里树橘犹新。不见吴中隐,空馀江海滨。

  • 游韶州广界寺

    影殿临丹壑,香台隐翠霞。巢飞衔象鸟,砌蹋雨空花。
    宝铎摇初霁,金池映晚沙。莫愁归路远,门外有三车。

  • 渡吴江别王长史

    倚棹望兹川,销魂独黯然。乡连江北树,云断日南天。
    剑别龙初没,书成雁不传。离舟意无限,催渡复催年。

  • 过蛮洞

    越岭千重合,蛮溪十里斜。竹迷樵子径,萍匝钓人家。
    林暗交枫叶,园香覆橘花。谁怜在荒外,孤赏足云霞。

  • 初发荆府赠长史

    □□□□□,□□□□□。仍随五马谪,载与两禽奔。
    明主无由见,群公莫与言。幸君逢圣日,何惜理虞翻。

  • 秋晚游普耀寺

    薄暮曲江头,仁祠暂可留。山形无隐霁,野色遍呈秋。
    荷覆香泉密,藤缘宝树幽。平生厌尘事,过此忽悠悠。

  • 饯湖州薛司马

    别驾促严程,离筵多故情。交深季作友,义重伯为兄。
    镇静移吴俗,风流在汉京。会看陈仲举,从此拜公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