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《孟子》的成语
-
童山濯濯
成语童山濯濯:没有树木,光秃秃的山。
-
专心致志
成语专心致志:致:尽,极;志:意志。把心思全放在上面。形容一心一意,聚精会神。
-
去而之他
成语去而之他:去:离开;之:往。离开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去
-
习而不察
成语习而不察:习:习惯。指常见之事,就觉察不到存在的问题
-
仁心仁闻
成语仁心仁闻:闻:出名,有声望。有仁慈的心肠,有仁爱的声誉。
-
深恶痛绝
成语深恶痛绝:恶:厌恶;痛:痛恨;绝:极。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。
-
坐而待旦
成语坐而待旦:旦:天亮。坐着等天亮。比喻心情迫切。
-
钩金舆羽
成语钩金舆羽:二者悬殊太大,不可作比。
-
壸浆箪食
成语壸浆箪食:原指竹篮中盛着饭食,壶中盛着酒浆茶水,以欢迎王者的军队。后多用指百姓欢迎、慰劳自己所拥护的军队。
-
弃甲丢盔
成语弃甲丢盔:形容打了败仗狼狈逃走的样子。
-
于今为烈
成语于今为烈:烈:厉害。某件事过去就已经有过,不过现在的更加厉害罢了。
-
毁瓦画墁
成语毁瓦画墁:打碎屋瓦,涂灭已画好的田地界线。比喻一种无益不害的行为。
-
倒悬之危
成语倒悬之危:倒悬:象人被倒挂着一样。比喻处境极端困难。
-
事齐事楚
成语事齐事楚:事:侍奉;齐、楚:春秋时两大强国。依附齐国呢?还是依附楚国?比喻处在两强之间,不能得罪任何一方。
-
先知先觉
成语先知先觉:知:认识;觉:觉悟。指认识事理较一般人为早的人。
-
存心养性
成语存心养性:保存赤子之心,修养善良之性。旧时儒家宣扬的修养方法。
-
自以为是
成语自以为是:是:对。总以为自己是对的。形容主观,不虚心。
-
居安资深
成语居安资深:形容安心学习,造诣很深。
-
独善其身
成语独善其身:独:唯独;善:好,维护。原意是做不上官就修养好自身。现指只顾自己,不管别人。
-
枉尺直寻
成语枉尺直寻:枉:弯曲;直:伸直;寻:古量名,八尺。屈折的只有一尺,伸直的却有一寻。比喻在小处委屈一些,以求得较大的好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