卢照邻

卢照邻

所属朝代:唐代

卢照邻简介

卢照邻,初唐诗人。字升之,自号幽忧子,汉族,幽州范阳(治今河北省涿州市)人,其生卒年史无明载,卢照邻望族出身,曾为王府典签,又出任益州新都(今四川成都附近)尉,在文学上,他与王勃、杨炯、骆宾王以文词齐名,世称“王杨卢骆”,号为“初唐四杰”。有7卷本的《卢升之集》、明张燮辑注的《幽忧子集》存世。卢照邻尤工诗歌骈文,以歌行体为佳,不少佳句传颂不绝,如“得成比目何辞死,愿作鸳鸯不羡仙”等,更被后人誉为经典。 ► 128篇诗文► 1条名句

轶事典故

  卢照邻小的时候非常聪明,获得赏识,获得提升,一直到都尉。但他患了“风疾”(可能是小儿麻痹症或痳疯病),因此不得不退职。

  孙思邈曾悉心为卢照邻调治风疾,照邻问曰:“高医愈疾,奈何?”思邈答:“天有四时五行,寒暑迭居,和为雨,怒为风,凝为雨霜,张为虹霓,天常数也。人之四支五藏,一觉一寐,吐纳往来,流为荣卫,章为气色,发为音声,人常数也。阳用其形,阴用其精,天人所同也。”

  虽然他还试图做门客,但后来他的病越来越严重,双脚萎缩,一只手也残废了。他买了几十亩地来养老,但终因疾病的痛苦,决定与亲属道别,投颍水自杀。由于卢照邻投江自尽的同一年,他的师父孙思邈逝世,于是也有人认为,卢照邻是为了追随他的师傅而去的。

生平

  卢联邻,唐初诗忧。字升之,号幽忧子,“初唐四杰”之一。卢联邻的具体生卒年,史无明载。后忧只能据其诗作及联系相关事件等,推测其生卒时间:《中国历代忧名大辞典》载:“约635-约689年,一说约636-695年后”;《唐诗大辞典.修订本》称:“634-686年,一说635-689年”;《唐诗汇评》如记:“约630-约680年后”。都各有说法。

  卢联邻幽州范阳(今河北涿州)忧。出身望族,幼读诗书,曾师从曹宪、王义方受小学及经史,博学能文。

  654年(唐高宗永徽五年),为邓王李裕府典签(据张鷟《朝上佥载》卷六),甚受器重,李裕曾经对别忧说:“此吾之相如(司马相如)也。”即是将卢联邻视为西汉文学大家司马相如看待。李元裕是唐高祖李渊的第十七子,是当时皇帝李治的叔父,藏书甚丰,卢联邻利用工作之便(注:唐初典签掌书册簿疏,类似于文书工作),得以博览群书,获益不少。

  663年(唐高宗龙朔末)初,卢联邻调任益州新都(今四川成都附近)尉。另一说,卢联邻任益州新都渭时间为668年(唐高宗乾封三年)。

  669年(唐总章二年)底,卢联邻二考秩满去官。

  卢联邻离开蜀地后,寓居洛阳。曾被横祸下狱,因友忧救护得免。后染风疾,居长安附近太白山,入山时间一说是674年(上元元年)秋冬,因服丹药中毒,手足残废。后转少室山中之东龙门山,又徙居阳翟具茨山下,买园数十亩,疏凿颍水,环绕住宅,预筑坟墓,偃卧其中。他“自以当高宗时尚吏,己独儒;武后尚法,己独黄老;后封嵩山,屡聘贤士,己已废。著《五悲文》以自明”(《新唐书》本传)。

  政治上的坎坷失意及长期病痛的折磨,卢联邻最后自投颍水而死。河南省禹州市无梁镇龙门村尚家村的河溪西岸有卢联邻墓位,尚存高大的墓冢。

主要作品

  的文学作品,《旧唐书》本传及《朝野佥载》载卢有文集20卷。《崇文总目》等宋代书目均著录为10卷,已佚。今存其集有《卢升之集》和明张燮辑注的《幽忧子集》,均为7卷,后者最为通行,有《四部丛刊》影印本,中华书局1980年排印本题《卢照邻集》。《全唐》编录其诗2卷。徐明霞点校《卢照邻集》即据7卷本《幽忧子集》,并作《补遗》。傅璇琮著有《卢照邻简谱》。今人任国绪有《卢照邻集编年笺注》,祝尚书有《卢照邻集笺注》,李云逸有《卢照邻集校注》。《全唐诗》存诗2卷。     

卢照邻的诗词作品

  • 释疾文

    唐代 · 卢照邻

      余羸卧不起,行已十年,宛转匡床,婆娑小室。未攀偃蹇桂,一臂连蜷;不学邯郸步,两足铺匐。寸步千里,咫尺山河。每至冬谢春归,暑阑秋至,云壑改色,烟郊变容,辄舆出户庭,悠然一望,覆焘虽广,嗟不容乎此生,亭育虽繁,恩已绝乎斯代。赋命如此,几何可凭?今为《释疾文》三篇,以贻诸好事。盖作《易》者其有忧患乎?删《书》者其有栖遑乎?国语之作,非瞽叟之事乎?骚文之兴,非怀沙之痛乎?吾非斯人之徒欤,安可默而无述?故作颂曰。

      粤若

      稽古,帝烈山兮。远矣大矣,臣太岳兮。钦哉良哉!有太公兮,卷舒龙豹,奄经营乎四履。有先生兮,乘骑日月,期汗漫乎丸垓。尚书抗节兮属炎灵之道丧;中郎含章兮遇金行之纲颓。彼圣贤之相续,信古往而今来。人何代而不贵?代何人而不才?郁律崛吻兮,似昆陵之玉石;泮涣粲烂兮,象星汉之昭回。尔其为广也。碧海云蒸而地合;尔其为峻也,赤城霞起而天开。

      暨中朝之颠覆,家不坠乎良箕;绍金柯而玉秀,穆兰馨而菊滋。弥九叶而逮余兮,代增丽以光熙。清风振乎终古,妙誉薰乎当时。皇考庆予以弄璋兮,肇锡予以嘉词。名余以照邻兮,字余以升之。余幼服此殊惠兮,遂阅礼而闻诗,於是裹粮寻师,搴裳访古,探旧篆於南越,得遗书於东鲁,意有缺而必刊,简无文而咸补。入陈适卫,百舍不厌其栖遑;累茧重胝,千里不辞於劳苦。既而屠龙适就,刻鹄初成,下笔则烟飞云动,落纸则鸾回凤惊。通李膺而窃价,造张华而假名。郭林宗闻而心服,王夷甫见而神倾。俯仰谈笑,顾盼纵横。自谓明主以令仆相待,朝廷以黄散为轻。

      及观国之光,利用宾王,谒龙旗於武帐,挥凤藻於文昌。先朝好史,予方学於孔墨;今上好法,予晚受乎老庄。彼圆凿而方枘,吾知龃龉而不当。是时也,天子案剑,方有事於八荒。驾风轮而梁弱水,飞日驭而苑扶桑。戈船万计兮连属,铁骑千群兮启行。文臣鼠窜,猛士鹰扬。故吾甘栖栖以赴蜀,分默默以从梁。其後雄图甫毕,登封礼日,方欲访高议於云台,考奇文於石室,销兵车兮为农器,休牛马兮崇儒术。屡下蒲帛之书,值余有幽忧之疾。盖有才无时,亦命也;有时无命,亦命也。

      时也命也,自前代而痛诸!道之乖也,则贤人君子伏斧而不暇;时之来也,则屠夫饿隶作王侯而有馀。三仁猖狂兮为奴为戮,八子狼狈兮为醢为菹。长剑以捣,尚想华亭之鹤;孤舟欲近,遥忆阊门之鱼。史迁下於蚕室,邓艾徵於槛车,康既幽而愧孙登,宣屡困而惭甯蘧。固其闭门少事,蹈沧海而辞组;开卷独得,归茂陵而著书。起清流之浩漫,长愿嗟乎灵胥。

      重曰:积怨兮累息,茹恨兮吞悲。怨复怨兮坎凛乎今之代,愁莫愁兮佗傺乎斯之时。皇穹何亲兮诞而生之?后土何私兮鞠而育之?何故邀余以好学?何故假余以多辞?何余庆之不终兮,当中路而废之?彼有初而鲜克兮,贤者其犹不欺。况陶钧之象物,胡不贞而谅之?岂其始终爽德,苍黄变色,无心意乎簪履,有悲哀乎杨墨?已焉哉!天盖高兮不可问,地盖广兮不容人。钟鼓玉帛兮非吾事,池台花鸟兮非我春。寂兮寞,岁岁年年长沙乐;慌兮惚,朝朝暮暮生白发。怆倪愤愤兮无所见,宛转联蜷兮独向隅。状若重狴圆扉之受绁,又似乾池涸井之相濡。鸾凤之翮已铩兮,徒奋迅於笼槛;骐骥之足已蹇兮,空怅望於廷衢。龙门之桐半死,邓林之木全枯。苟含情而禀气兮,孰能不伤心而疾首乎?歌曰:岁将晏兮欢不再,时已晚兮忧来多。东郊绝此麒麟笔,西山秘此凤凰柯。死去死去今如此,生兮生兮柰汝何?

      悲夫

      悲夫,事有不可得而已矣。是以古之听天命者,饮泪含声而就死。推不言兮焚於介山,妃不偶兮跛于嶷水。仰天而叹,员愤骨於吴江;下泪交颐,卿悲歌於燕市。天无雷兮闻蚁聚於床下,家非牧兮见样生于奥裹。支离疏之五官已败,哀骀它之六骸不美。求时夜兮求鸦炙,何逼迫之如此?为鼠肝兮为虫臂,何锻炼之如彼?郁拂氵勿滑兮中瞀乱,蟠薄烦冤兮长恨惋。

      出户庭兮游息,千万里兮无极。杳兮霭川绵旷兮水如带;聊兮籁,山喂螺兮云似盖。萋兮绿,春草生兮长河曲,试一望兮心断续;晚兮畹,夕鸟没兮平郊远,试一望兮魂不返。蘼芜叶兮紫兰香,欲往从之川无梁,日云暮兮涕沾裳。松有萝兮桂有枝,有美一人兮君不知。气欲绝而何为?

      孟夏兮恢台,杨柳散兮芙蓉开。叶初成兮蚕宛转,花落尽兮燕徘徊。望夫君兮不来,形枯槁兮意摧颓。天何为兮愁苦?麦将秀兮多风,梅将黄兮屡雨。日色旰烂兮流金而烁石,地气燠煜兮满室而充户。神翳翳兮似灰,命绵绵兮若缕。一伸一曲兮比艰难乎尺蠖,九生九死兮同变化乎盘古。万物繁茂兮此时,余独何为兮肠遗回而屡腐?围棋废兮时不可兮再来,鸣琴停兮人何时以重抚?

      停剑兮怀旧友,天外兮思故乡。愿一见兮终不得,侧身长望兮泪浪浪。遥兮远,山谷萦回兮屡转,状若登蓟门兮望胡苑;断兮连,井邑邱墟兮知几年,又似登陇首兮见秦川。木叶落兮长年悲,红颜谢兮鬓如丝,王孙来兮何迟迟?思公子兮涕涟ㄝ。风袅袅兮雨凄凄,萤火飞兮乌夜啼。牵牛西北兮星已转,织女纵横兮河欲低。秋夜迢迢兮秋未极,愁人耿耿兮愁不息。有所思兮在天汉,欲往从之兮无羽翼。郁金拽兮木兰舟,青莎裳兮白羽裘。戏绿波兮坐芳洲,欢不停兮人不留,怅容与兮徒离忧。

      元冬惨兮阴气凝,沸泉结兮炎洲冰。郊野昏兮寒沙涨,河海暗兮繁云兴。严风急兮密雪下,瑾户闭兮无留者山。盼城郭兮,琼为树兮玉为楼;瞻通路兮,驾素车兮乘白马。时眇眇兮岁冥冥,昼杳杳兮夜丁丁。庭有霜兮月华白,室无人兮灯影青。披重衾兮魂悄悄,卧空床兮目荧荧。御薰炉兮长不暖,对卮酒兮忧恒满。悲缭绕兮从中来,愁缠绵兮何时断?

      重曰:四时兮代谢,万物兮迁化。听春鸟於春朝,闻秋虫於秋夜。花覆地兮无待,河倾天兮不借。无灵草兮驻朽质乎千年,无雕戈兮回跋乌乎三舍。夏日长兮绳绳,炎风暑雨兮相蒸。草木扶疏兮如此,余独兰单兮不自胜。元月兮祁寒。穷急景兮摧残,霰雪雾雾兮长委积,人事寥寥兮怅漫漫。春秋冬夏兮四序,寒暑荣悴兮万端。春也万物熙熙焉感其生而悼其死;夏也百草榛榛焉见其盛而知其阑;秋也严霜降兮殷忧者为之不乐;冬也阴气积兮愁颜者为之鲜欢。圣人知性情之纷纠,故叹之曰:“予欲无言,吾将焉往而适耳?箕有峰兮颍有澜。”歌曰:岁去忧来兮东流水,地久天长兮人共死。明镜羞窥兮向十年,骏马停驱兮几千里。麟兮凤兮,自古吞恨无已。

  • 驸马都尉乔君集序

    唐代 · 卢照邻

      昔文王既没,道不在于兹乎?尼父克生,礼尽归于是矣。其后荀卿、孟子,服儒者之襃衣;屈平、宋王,弄词人之柔翰。礼乐之道,已颠坠于斯文;雅颂之风,犹绵连于季叶。痛乎王泽既竭,诸侯为麋鹿之场;帝图伊梗,天下作豺狼之国。秦人一灭旧章,大愚黔首。群书赴火,化昆岳之高烟;儒士投坑,变蓬莱之巨壑。乐沉于海,河间王初眷眷于古篇;礼失诸夷,叔孙通乃区区于绵绝。安国讨论科斗,五典叶从;史迁祖述获麟,八书爰创。衣冠礼乐,重闻三代之风;玉帛讴歌,无坠六经之业。郁其兴咏,大雅于是为群。

      自此迄今,年逾千祀。圣门论赋,相如为入室之雄;阙里裁诗,公干即升堂之客。陆平原龙惊学海,浮天泉以安流;鲍参军鹤翥文场,代黄金之平埒。临曲台之上路,面通衢之小苑。莲红水碧,堪钓叟之淹留;桂白山青,宜王孙之攀折。香车贵士,不掩龙关;缝掖书生,时通驿骑。坐兰径,敞松扉,北牖动而清风来,南轩幽而白云起。欣然命驾,吊曲江之隑渊;兴尽而归,聆伊川之笙吹。三朝庆谒,趋剑履于南宫;五日归休,闻歌锺于北里。雍容车骑,屡动雕章;啸傲烟霞,仍含宝思。奢不败德,笑金谷之罗纨。俭不邀名,悲兰陵之刍布。荣期三乐,君寔四之;乎子四愁,我无一矣。

      君教训子弟,不读非圣之书;抚爱家童,常恐名奴之辱。婚嫁已毕,欲就金丹;轮盖非荣,犹思道树。明霞晓挹,终登不死之庭;甘露秋团,傥践无生之岸。凡所著述,多以适意为宗;雅爱清虚,不以繁词为贵。足以传诸好事,贻厥孙谋,故撰而存之,凡为若干卷云尔。

  • 释疾文三歌 其二

    唐代 · 卢照邻

    岁去忧来兮东流水,地久天长兮人共死。明镜羞窥兮向十年,骏马停驱兮几千里。

    麟兮凤兮,自古吞恨无已。

  • 杂曲歌辞 行路难

    唐代 · 卢照邻

    君不见长安城北渭桥边,枯木横槎卧古田。昔日含红复含紫,常时留雾亦留烟。

    春景春风花似雪,香车玉舆恒阗咽。若个游人不竞攀,若个娼家不来折。

    娼家宝袜蛟龙帔,公子银鞍千万骑。黄莺一一向花娇,青鸟双双将子戏。

    千尺长条百尺枝,月桂星榆相蔽亏。

    珊瑚叶上鸳鸯鸟,凤皇巢里雏鹓儿。巢倾枝折凤归去,条枯叶落任风吹。

    一朝零落无人问,万古摧残君讵知。人生贵贱无终始,倏忽须臾难久恃。

    谁家能驻西山日,谁家能堰东流水。汉家陵树满秦川,行来行去尽哀怜。

    自昔公卿二千石,咸拟荣华一万年。不见朱唇将白貌,唯闻素棘与黄泉。

    金貂有时换美酒,玉麈但摇莫计钱。

    寄言坐客神仙署,一生一死交情处。苍龙阙下君不来,白鹤山前我应去。

    云间海上邈难期,赤心会合在何时。但愿尧年一百万,长作巢由也不辞。

  • 悲人生

    唐代 · 卢照邻

      五悲曰:礼乐既作,仁义不愆;死生有命,富贵在天。一变一化,一亏一全。去其外物,归于内篇,儒与道兮,方计于前,其书万卷,其学千年。锺鼓玉帛,蹩躠蹁跹;金木水火,混合推迁。六合之内,慕其风兮如市;百代之后,随其流兮若川。三界九地,往返周旋;四生六道,出没牵联。硠硠磕磕,蠢蠢翾。受苦受乐,可悲可怜。

      有超然之大圣,历旷劫以为期,戒定慧解非因人,慈悲喜舍非见思。闻儒道之高论,乃撞锺而应之。曰:“止止善男,子观向时之华说,乃天下之辩士。请弄宜僚之丸,以合两家之美。若夫正君臣,定名色,威仪俎豆,郊庙社稷,适足夸耀时俗,奔竞功名。使六艺相乱,四海相争。我者遗其无我,生者哀其无生。孰与乎身肉手足,济生人之涂炭;国城府库,恤贫者之经营?舍其有爱以至于无爱,舍其有行以至于无行。若夫呼吸吐纳,全身养精,反于太素,飞腾上清。与乾坤合其寿,与日月齐其明。适足增长诸见,未能永证无生。孰与夫离常离断,不始不终,恒在三昧,常游六通?不生不住无所处,不去不灭无所穷。放毫光而普照,尽法界与虚空。苦者代其劳苦,蒙者导其愚蒙。施语行事,未尝称倦。根力觉道,不以为功。”

      所言未毕,儒道二客离席,再拜稽首而言曰:“大圣哉!孔晚闻道,聃今已老。徒知其一,未究其术,何异夫戴盆望天,倚杖逐日?苍苍之气未辨,昭昭之光已失。”

      呜乎!优优群品,遑遑众人。虽凿其窍,未知其身。来从何道?去止何津?谁为其业?谁作其因?一翻一覆兮如掌,一生一死兮若轮。不有大圣,谁起大悲?请北面趋伏,愿终身而教之。

  • 赠益府裴录事

    唐代 · 卢照邻

    忽忽岁云暮,相望限风烟。长歌欲对酒,危坐遂停弦。
    停弦变霜露,对酒怀朋故。朝看桂蟾晚,夜闻鸿雁度。
    鸿度何时还,桂晚不同攀。浮云映丹壑,明月满青山。
    青山云路深,丹壑月华临。耿耿离忧积,空令星鬓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