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大全
-
以石投水,千载一合,以水投石,无时不有。
出自《贞观政要·卷三·君臣鉴戒》
-
负薪救火,扬汤止沸,以暴易乱,与乱同道,莫可测也,后嗣何观!
出自《贞观政要·卷一·论君道》
-
从善则有誉,改过则无咎。
出自《贞观政要·卷四·教戒太子诸王》
-
不信之言,无诚之令,为上则败德,为下则危身
出自《贞观政要·卷五·论诚信》
-
鉴形之美恶,必就于止水;鉴国之安危,必取于亡国。
出自《贞观政要·卷八·论刑法》
-
己之虽有,其状若无,己之虽实,其容若虚。
出自《贞观政要·卷六·论谦让》
-
有始有终,无为无欲,遇灾则极其忧勤,时安则不骄不逸故也。
出自《贞观政要·卷十·论慎终》
-
若君自贤,臣不匡正,欲不危亡,不可得也。
出自《贞观政要·卷三·君臣鉴戒》
-
弘俭约,薄赋敛,慎终始,可以永固。
出自《贞观政要·卷二·论纳谏》
-
明镜鉴形,美恶必见。
出自《贞观政要·卷二·论求谏》
-
若安天下,必须先正其身
出自《贞观政要·卷一·论君道》
-
惟贤惟德,可以服人
出自《三国演义·第八十五回》
-
居其土而献其地,是不义也。
出自《三国演义·第五十三回》
-
不识其主而事之,是无智也!
出自《三国演义·第三十一回》
-
外托君臣之义,内结骨肉之恩
出自《三国演义·第四十五回》
-
几番不听忠臣谏,难免宫中受剑锋。
出自《三国演义·第三回》
-
食其禄而杀其主,是不忠也
出自《三国演义·第五十三回》
-
上盈其志,下务其功;悠悠黄河,吾其济乎!
出自《三国演义·第二十六回》
-
倒持干戈,授人以柄
出自《三国演义·第二回》
-
招贤纳士,屈己待人
出自《三国演义·第八回》
-
良禽相木而栖,贤臣择主而事
出自《三国演义·第六十五回》
-
运筹又遇强中手,斗智还逢意外人。
出自《三国演义·第九十二回》
-
事急而不断,祸至无日矣!
出自《三国演义·第四十三回》
-
英雄者,胸怀大志,腹有良谋
出自《三国演义·第二十一回》
-
好谋无断,不足为虑
出自《三国演义·第四回》
-
天下动之至易,安之至难。
出自《三国演义·第六回》
-
机事不密,反为所害
出自《三国演义·第一回》
-
虽能用兵,疑则多败。
出自《三国演义·第七十二回》
-
万事俱备,只欠东风。
出自《三国演义·第四十九回》
-
多言获利,不如默而无言。
出自《三国演义·第四十三回》
-
强宾不压主
出自《三国演义·第十三回》
-
吾思枳棘丛中,非栖鸾凤之所
出自《三国演义·第二回》
-
本是同根生,相煎何太急!
出自《三国演义·第七十九回》
-
归师勿掩,穷寇莫追。
出自《三国演义·第九十五回》
-
不必拘执,随机应变。
出自《三国演义·第五十七回》
-
得人者昌,失人者亡。
出自《三国演义·第二十九回》
-
勿以恶小而为之,勿以善小而不为。
出自《三国演义·第八十五回》
-
胜负乃兵家常事
出自《三国演义·第九十三回》
-
后生固为可畏,而高年尤是当尊。
出自《幼学琼林·卷二·老幼寿诞》
-
凭空起事,谓之平地风波;独立不移,谓之中流砥柱。
出自《幼学琼林·卷一·地舆》